2007年6月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为和谐添砖加瓦 帮弱者赢回尊严
嘉兴活跃着一支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
本报记者 李道演 通讯员 仰金贤

  “幸好有你们帮忙,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紧紧地握着老樊的手,并递上一篮刚摘的桔子,连称感谢。对于这样的场景,老樊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会被感动。
  老樊是嘉兴市学海法律服务所的主任,同时有个更响亮的身份——嘉兴市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总队的队员。老樊自豪地对记者说:“我是队内的第一名成员,至今已经接手60多起援助案件了。”
  今年年初,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设在市残联的工作站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来电人姚先生称自己的女儿患有轻微智障,结婚三年来原本和女婿相处和睦,但最近女婿因为房屋拆迁而获得赔偿款后,就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面对这突然而来的变故,家境贫困且毫无法律知识的姚先生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樊在得知姚先生的求助后,考虑到她女儿智障,无法亲身来到援助中心接受询问,老樊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那天,老樊冒雨骑着电动车赶了10多公里的路,才来到位于僻远农村的姚先生家里。在了解了姚先生的情况后,老樊多次找到他女婿,一边是严肃地讲解法律知识,一边是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后,女婿终于撤回了离婚诉讼,还把姚先生和他八十多岁的母亲都接到新房子里一起住,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感人一幕。
  嘉兴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景军告诉记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早在2004年初就已经建立,当初只有14名队员。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逐渐关注法援工作,志愿服务队伍也一天比一天壮大。
  上个月,经过嘉兴市志愿者协会批复,嘉兴市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总队正式成立,总队分为嘉兴学院服务队和综合服务队,共有注册队员213名,分别来自大学、律师事务所、政法和金融系统等各行各业。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大四学生陈钢炉在校园里就曾多次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他也是最早加入服务总队的成员之一。“加入服务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可以检验我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是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锻炼机会。”小陈表示,不管自己今后从事哪个行业,都会一直参加法律援助的志愿服务活动。
  车慧强是服务总队里的12名律师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原先就想组织一个志愿服务团体,为有困难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在得知法律援助中心有支志愿者队伍后,就召集其他5名律师一起加入。车律师说,作为执业律师,自己在法律援助业务上的处理会更专业、更精确,而每次援助工作结束后,“当事人的一句感谢,都会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志愿者不仅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法律咨询,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还可以在他们和法律援助中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有困难的人。”王景军告诉记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力量还在不断壮大,目前已有两位退休的法官正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以发挥他们的余热。